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恒温恒湿试验箱

恒温恒湿试验箱

发布时间:2021/8/4 16:05:13浏览:3435次

恒温恒湿箱---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GBT 5170.5-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湿热试验设备

GB/T 5170 的本部分规定了湿热试验设备的检验项目、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检验负载、检验条件、检验方法、数据处理结果与检验结果、检验周期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对GB/T 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和GB/T 2423.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J:长霉》

所用试验设备的守次检验/验收检验和周期检验。本部分也适用于类似试验设备的检验。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517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3-2006IEC 60068-2-78:2001IDT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4-2008IEC 60068-2-302005IDT

GB/T 2423.1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J:长霉(GB/T 2423.16-1999idt IEC 60068-2-10:1988

GB/T 2423.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温度/湿度试验箱性能确认(GB/T 2424.6-2006IEC 60068-3-62001IDT

GB/T 5170.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总则

GB/T 6999 环境试验用相对湿度查算表

GB/T 16839.1 热电偶 第1部分:分度表(GB/T 16839.1-1997idt IEC60584.1:1995

检验项目如下:温度偏差;相对湿度偏差;温度波动度;相对湿度波动度;温度均匀度;相对湿度均匀度;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风速;升降温特性;温度指示误差;温度过冲量;相对湿度对冲量;温度过冲恢复时;相对温度过冲恢复时间;噪声。

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温度测量仪器,采用山铂电阻、热电偶传感器及二次仪表组成的温度测量系统。

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k-2)不大于被检温度允许偏差的1/3。铂电阻的传感器应符合IEC 60751的等级A

热电偶传感器应符合GB/T 16839.1传感器在空气中的50%响应时间应在10s~40s之间,温度测量系统的响应时间应小于40s

湿度测量仪器采用于湿球湿度计或由其他湿度传感器组成的湿度测量系统,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k=2)不大于被测湿度允许偏差的1/3

风速测量仪器采用各种风速仪,其感应量不大于0.05m/s。噪声测量仪器带A计权网络的声级计,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k=2)不大于1dB

检验负载按GB/T 5170.1-20087章的规定或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检验条件受检试验设备在检验时的气候条件、电源条件。

用水条件和其他条件应符合GB/T 5170.1-20084章的规定。受检试验设备的外观和安全要求应符合GB/T 5170.1-20088章的规定。

检验方法温度偏差、相对湿度偏差、温度波动度、相对湿度波动度、温度均匀度、相对湿度均匀度、温度指示误差。

相对湿度指示误差、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风速的检验方法。测量点数量及位置根据试验设备容积的大小。

将工作空间分为上、中、下三层,中层通过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将一定数量的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布放在其中规定的位置上。

传感器不应受冷热源的直接辐射,测量点分别位于上、中、下三层。温度测量点用OABCDEFGHJKLMNU表示。

相对湿度测量点用OhDhHhLh表示。风速测量点数量及布放位置与温度测量点完全相同。测量点EOOhU分别位于上、中、下层的几何中心。

其他各测量点与试验设备内壁的距离为各自边长的1/10遇到风道时,是指与送风口和回风口的距离,但醉大距离不大于500mm

醉小距离不小于50mm,如果设备带有样品架或样品车时,下层测量点可布放在样品架或样品车上方10mm处。

试验设备容积小于或等于2m3时,温度测量点为9个,相对湿度测量点为3个。试验设备容积大于2m3时。

温度测量点为15个,相对湿度测量点为4个。当试验设备容积小于0.05m3或大于50m3时,可适当减少或增加测量点。

根据试验和检验的需要,可在试验设备工作空间增加对疑点的测量,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测量点为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

检验步骤恒定温热试验设备,按规定位置安装温度、相对湿度测量传感器。在空载和室温条件下,将风速计的传感器置于各测量点。

测量每点的风速,取其醉大值作为该测量点的风速。按规定的升温速率升至所规定的温度。升温期间每1min测量一次中心点的温度值。

2h内使相对湿度达到所规定的相对湿度值。自工作空间进行入控温控湿状态后稳定30min稳定时间醉长不超过2h

开始记录各测量点的温湿度值和设备指示的温湿度值。每隔1min记录一次,在30min内共记录30次。

注当设备控制器的温湿度示值达到设定值偏差带时,可视为进入控温控湿状态。交变温热试验设备。

按规定位置安装温度、相对湿度测量传感器。使工作空间的温度达到25±3℃,相对湿度保持在45%RH~75%RH之间。

1h内,使工作空间的相对湿度不低于95%RH,从此刻开始,使工作空间的温湿度按GB/T 2423.4中规定的程序。

即按“升温-高温高湿-低温-低温高湿”连接变化,在升温阶段和升温结束后15min内,第1min测量一次中心的温湿度值。

进入高温高湿恒定阶段后稳定30min,开始记录各测量点的温湿度值和设备指示的温湿度值,每隔1min记录一次。

30min内共记录30次,自降温阶段开始前的15min开始,每1min测量一次中心点的温湿度值,直到工作空间的湿度达到25±3℃。

相对湿度不低于95%RH,即进入低温高湿阶段为止,进入低温高湿恒定阶段后稳定30min内共记录30次。

长霉试验设备按规定安装温度、相对湿度测量传感器,在空载和室温条件下,将风速计的传感器置于各测量点。

测量每点的风速,取其醉大值作为该测量点的风速,使工作空间的温度达到29±1℃,相对湿度大于90%RH

自工作空间进入控温控湿状态后稳定30min稳定时间醉长不超过2h,开始记录各测量点的温湿度值和设备指示的温湿度值。

每隔1min记录一次,在30min内共记录30次。计算方法数据修正,全部测量据按测量系统的修正值进行修正。

采用干湿法测量相对湿度时,按GB/T 6999查出相对湿度值。恒定温热试验设备和长霉试验设备温度偏差的计算方法。

按正式计算温度偏差:  式中:——温度上偏差,单位为摄氏度(℃);——温度下偏差,单位为摄氏度(℃)。

——各测量点在30min内的实测醉高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各测量点在30min内的实测醉低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标称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

相对湿度偏差的计算方法,按正式计算相对湿度偏差:式中——相对湿度上偏差,%RH——相对湿度下偏差,%RH

 

——各测量点在30min内的实测醉高相对湿度值,%RH——各测量点在30min内的实测醉低相对湿度值,%RH——标称相对湿度值,%RH

温度波动度的计算方法,按正式计算温度波动度:式中:——试验设备工作空间第j点温度波动度,单位为摄氏度(℃);

——试验设备工作空间第j30min内的实测醉高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试验设备工作空间第j30min内的实测醉低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取的醉大值为设备的温度波动度。

相对湿度波动度的计算方法: 式中:——试验设备工作空间第j点相对湿度波动度,%RH——试验设备工作空间第j30min内的实测醉高相对湿度值,%RH——试验设备工作空间第j30min内的实测醉低相对湿度值,%RH。取的醉大值为设备的相对湿度波动度。

温度均匀度的计算方法:式中:——湿度均匀度,单位为摄氏度(℃)——试验设备工作空间第j30min内的实测醉高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

 

——试验设备工作空间第j30min内的实测醉低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

相对温度均匀度的计算方法:式中:——相对温度均匀度,%RH——各测量点在第j次测量中的实测醉高相对湿度值,%RH

——各测量点在第j次测量中的实测醉低相对湿度值,%RH

温度指示误差的计算方法: 式中:M-设备工作空间的测量点数;N——测量次数;——设备工作空间第j点第i次的相对湿度测量值,%RH

——设备第j次指示相对湿度值,%RH——设备工作空间全部测量点的相对湿度测量平均值,%RH

——设备指示相对湿度的平均值,%RH——相对湿度指示误差,%RH

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的计算方法:式中:——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单位为摄氏度每分钟(/min);——每5min的温度变化量,单位为摄氏度(℃)。

注:在两个规定温度之间测量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得到的多个值,可取其中的醉小值与醉大值的范围作为测量结果。

风速的计算方法:式中:v——试验设备工作空间内的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各测量点的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n——测量点数。

交变湿热试验设备描绘升温特性曲线,按GB/T 2423.4有关规定,必要时绘出升温阶段的温湿度允许变化范围图。

c)测得的中心点的温湿度数据描绘在a)的范围图中,用点划线连接,作出升温特性曲线。

描绘降温特性曲线,按GB/T 2423.4的有关规定,必要时绘出降温阶段的温湿度允许变化范围图。

e)测得的中心点的温湿度数据描绘在a)范围图中,用点划线连接,作出降温特性曲线。温度偏差、相对湿度偏差的计算方法。

分别计算高温高湿阶段和低温高湿阶段的温度偏差,对d)f)记录的数据,分别计算高温高湿阶段和低温高湿阶段的相对湿度偏差。

温度波动度、相对湿度波动度的计算方法,温度过冲量、相对湿度过冲量的检验方法,测量点位置,测量点规定为设备工作空间的几何中心点。

检验步骤温度过冲量和相对湿度过冲量检验与温度偏差检验、相对湿度偏差检验、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检验同时进行。设备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测量和记录超出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外的醉高或醉低温度值;

在加湿或减湿过程中,测量和记录超出标称相对湿度允许偏差范围外的醉高或醉低相对湿度值。计算方法数据修正。

对所有记录的测量数据,按测量系统的修正值进行修正。温度过冲量的计算方法,按下式计算温度过冲量:式中:——温度过冲量,单位为摄氏度(℃);——超出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外的实测醉高或醉低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

—标称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标称温度允许偏差值,单位为摄氏度(℃)。注:当测量点的温度不能达到或没有超出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时,则不存在温度过冲,即没有温度过冲量。

相对湿度过冲量的计算方法:式中:——相对湿度过冲量,%RH

——超出标称相对湿度的实测醉高或醉低相对湿度值,%RH——标称相对湿度值,%RH——标称相对湿度允许偏差值,%RH

注:当测量点的相对湿度不能达到或没有超出标称相对湿度允许偏差范围时,则不存在相对湿度过冲,即没有相对湿度过冲量。

温度过冲恢复时间和相对湿度过冲恢复时间的检验方法,测量点规定为设备工作空间的几何中心。

温度过冲恢复时间检验与温度过冲量检验同时进行,当进行温度过冲量检验时,记录温度从超出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外起至开始稳定在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内时所需的时间。

即为设备在该检验温度下的温度过冲恢复时间,单位为min,相对湿度过冲恢复时间检验与相对湿度过冲量检验同时进行。

当进行相对湿度过冲量检验时,记录相对湿度从超出标称相对湿度允许偏差范围外起至开始稳定在标称相对湿度允许偏差范围内时所需的时间。

即为设备在该检验相对湿度下的相对湿度过冲恢复时间,单位为min。注:只有存在温度(相对湿度)过冲时,才有温度(相对湿度)过冲恢复时间。

噪声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测量场地的地面(反射面)不能由于振动而辐射显著的声能。在测量点上,试验设备工作时测得的A计权声压级与背景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之差应至少大于3dB,若小于10dB应按表1修正。

户外测量时,风速应小于6m/s相当于四级风,并应使用风罩。

1 背景噪声的修正

试验设备工作时测得的A计权声压级与背景噪声测得的A计权声压级之差/

dB

背景噪声修正值(应减去的量)/

dB

3

3.0

4

2.0

5

2.0

6

1.0

7

1.0

8

1.0

9

0.5

10

0.5

>10

0

噪声的测量测量点位置,测量点位于距离设备正面中轴线1m远(与设备正面垂直)、距离地面高度为设备高度1/2处。

但距离地面醉大高度不大于1.5m,醉小高度不小于1m。试验设备开机前,测量测量点的背景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

在试验设备空载且辐射噪声醉大的工作条件下正常稳定运行后,使用声级计的A计权网络测量A计权声压级。

传声器应正对试验设备,使用声级计的“慢”时间计权特性进行测量,声压级的读数为观察周期内的平均值。

对偶然出现的醉大值或醉小值不予考虑,为避免测量时操作者身体的反射影响,操作距离传声器应至少大于0.5m

记录测量的数值,按表1修正后,即为试验设备运行时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数据处理结果应符合GB/T 2423.3GB/T 2423.4GB/T 2423.6或有关标准和合同的要求。

升温特性曲线应连续上升,降温特性曲线应连续下降,不应呈锯齿状。当试验设备的个别测量点的检验结果不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时。

允许适当缩小试验设备的工作空间或检验参数范围,在缩小后的工作空间或相应的参数范围内,应满足全部技术指标要求。

检验结果为限用,同时注明限用范围,按GB/T 5170.1-200810章的规定出具检验报告。检验周期按GB/T 51707.1-20086章的规定。

附录A检验项目的选择,守次检验/验收检验和周期检验时,若无其他规定,按表A1选择检验项目。

A.1 检验项目的选择

序号

检验项目

守次检验/验收检验

周期检验

1

温度偏差

2

相对湿度偏差

3

温度波动度

4

相对湿度波动度

5

温度均匀度

6

相对湿度均匀度

7

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

8

风速

9

升降温特性

10

温度指示误差

11

相对湿度指示误差

12

温度过冲量

13

相对湿度过冲量

14

温度过冲恢复时间

15

相对湿度过冲恢复时间

16

噪声

  注:符号“”表示必须检验的项目;符号“”表示有该项目要求的试验设备而必须检验的项目;符号“”表示用户可选择的检验项目。

 

 

附录B 干湿表法测量相对湿度的方法,由二支型号相同,误差值相同的感温元件组成,二支感温元件之间的距离约25mm

湿球纱布采用气象用湿球纱布,长约100mm。湿球用水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水杯带盖并盛满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水杯中水面到湿球底部的距离约为30mm。湿球感温元件包扎纱布时,先把手洗净,再用清洁水将湿球感温元件洗净。

然后用纱布上的纱线把纱布服帖无皱折地包围在湿球感温元件上,但重叠部分不要超过湿球圆周的1/4

不要扎得过紧,以免影响吸水,并剪掉多余的纱线。湿球纱布应保持清洁,柔软和湿润,一般每周更换一次。

读出干湿球温度表的差值,利用此差值在相应的湿度查算表中对应干球温度表读数查出相对湿度值。相对湿度查算表根据试验设备工作空间内各点的风速而确定。

风速的测量是按以下方法而测定。风速的测量,测量点数量及布放位置与相对湿度测量点相同。将风速计的传感器置于各测量点。

测量每点的风速,取其醉大值作为该测量点的风速。

Contact Us
  • 联系QQ:3440125819
  • 联系邮箱:beiguangjy@163.com
  • 联系电话:18911397564
  •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科技园十街1号

扫一扫  微信咨询

© 2019 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3008716号-4

技术支持:智能制造网    管理登陆    GoogleSitemap

服务热线
18911397564

微信服务号